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十四五】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 工作安排的报告

来源: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1-11-1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市政府:

  2016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精细管理助力经济发展,重典治乱惩治违法行为,优化服务提升民生福祉”为统揽,主动适应城市管理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市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探索城市管理新举措,夯实文明执法基本功,办好服务群众身边事,有效推动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多项工作处于全省领先。    

  一、2016年以来工作成效

  (一)着力“三个聚焦”,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1.聚焦“规划引领”。始终把城市管理规划设计、实施计划放在城市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本土特色、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是编制市容规划。编制《攀枝花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年)》,对城乡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规划, 系统解决在城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编制专项规划。重点围绕机场路、攀枝花大道炳草岗大街、临江路、人民街等20条主干道,编制《攀枝花市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对中心城区区域内的重点建(构)筑物、重点景观做出详细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

  2.聚焦“基础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燃气管网和入户燃气设施建设,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打通制约城市发展的硬件瓶颈。累计投资7亿元,建成焚烧发电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5个,市建成区95%的公共机构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规模1250吨/日,改建生活垃圾处理规模21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规模100吨/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965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从99.86%提升至100%,城区清扫保洁机械化清扫率从64.13%提升至79.88%;污水处理率从93.26% 提升至96.10%;燃气普及率从96.22%提升至99.96%。

  3.聚焦“国园创建”。围绕“高品位、创特色、上规模、出精品”的思路,投资2.1亿元,推进26个“四花”项目建设,在机场路、炳仁线、渡仁西线等11个标段完成以攀枝花、凤凰树、美丽异木棉、蓝花楹等乡土植物为特色的花道打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干橄路、花城生活广场、攀大西苑等10余个点位约10万平方米边坡、堡坎立体绿化工作;成功创建花园单位13个、花园小区9个、花园家庭3户、花园农家乐13个、省级园林式单位3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47个,市级园林式小区54个;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0.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四川平均水平的2倍;道路林木绿化率88.4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33%,人均公园绿地13.02平方米。彰显出“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花城特色,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打造“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城市品牌再添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二)着力“三个强化”,推动行政执法再上新台阶

  1.强化“法规制度”。一是加强立法。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安排,配合完成《攀枝花市城市绿化条例》《攀枝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实体法规立法工作,分别于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起施行。二是健全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裁量标准等制度规范,列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行政执法音像记录事项”清单,逐一落实。

  2.强化“责任落实”。制定《住建领域管理权与处罚权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建立城乡规划领域行政处罚权及有关行政强制权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等文件,进一步厘清城管、住建、规划等部门职能职责,建立协作联动机制,推动住建领域、城乡规划领域行政监督管理权与行政处罚权有效衔接。规范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线索移送等程序办理流程和要求,统一案件线索移送资料清单、案件线索移送函等内容格式。

  3.强化“文明执法”。针对执法环境复杂、执法相对人素质较低、部分群众对城市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不理解等矛盾,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深学细研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政策标准,树牢为民理念,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开展城市管理工作问卷调查,收集管理服务对象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在工作中加以改进,提升执法水平。五年来,共办理行政处罚案84件,无一件行政复议和行政上述案件,2019年,1件行政处罚案卷被省住建厅评为“优秀案卷”。

  (三)着力“三个优化”,提升服务水平重塑新形象

  1.优化“审批流程”。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审批质效改革目标,持续推行“一张明白单、一站式办结、让群众只跑一趟路”“三个一”服务,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2016年以来,办理行政审批申请371件,办结率100%,满意度100%,接受咨询、安排现场查看11000余件次。

  2.优化“数字城管”。不断优化数字城管系统,采用 “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格”运行模式,成为全省第二个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的地级市。截至目前,攀枝花市数字城管系统共收集各类城市问题1233089件,日均采集量达到573.61件,案件结案率平均达到91.85%,大量城市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整合服务热线。采用直接整合、物理平台整合及业务对接等方式,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整合30条热线的基础上,对就业社保咨询、环保投诉等18条热线进行整合。建立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分析手段对 12345热线案件和数据库服务内容进行定期汇总、统计、分析,并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生活。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手机短信向群众推送酒店、车站等各类便民服务信息,增加攀枝花城管APP水费线上缴费功能。

  3.优化“便民服务”。开通燃气和自来水银行代扣、预存、农商行柜台代收、微信、支付宝、电信翼支付、24小时自助缴费机等多种缴费方式,完成煤气供应30287万立方米。在攀枝花公园修建8.7公里健身步道,方便群众健身游玩;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新建2座公厕、1座避雨廊亭,翻新相思亭和攀花阁,并增设座椅、垃圾桶,提升景观效果,促进园容园貌的改善;设置便民服务点4处、母婴室1处,为市民免费提供医药箱、饮用水、雨伞等应急药品及咨询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近30余万人次,实现“上级点头,群众拍手”双赢局面。

  “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受“先生产后生活”历史因素影响和山地城市地形硬件建设难的特殊性,设施建设欠账多,城乡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总体滞后。二是投入保障不足。城市管理硬件建设和日常维护经费短缺,环卫、园林等设施管护基本条件与实际管护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城市乱象尚存。主要是长期保洁机制执行不到位,前边刚扫完,后边又有人乱扔,乱占道、乱摆摊现象突出。

  二、2020年工作成效

  (一)疫情防控紧锣密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局干部职工和衷共济、勠力同心,冲锋在一线、战“疫”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既主动做好城市管理领域的防控工作,又密切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倾力联防联控。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1988个,规范化收运处置废弃口罩 800余千克;出动执法人员2.1万余人次,治理临时摆摊4300余处。利用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和12345民生政务服务热线渠道收集疫情防控相关问题,建立“防控新冠病毒”问题库和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助力“户外经济”发展,适当开放城市次干道、小区等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扩大户外经营区域。发布便民经济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设置“一早一晚”、烧烤集中经营以及流动商贩等5大便民服务点,统一明确经营要求,新增31个临时摊区,设置临时摊位2500余个,间接解决5000余人就业。

  (二)垃圾分类成效明显。一是明确目标,制定标准。2020年4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攀枝花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及9个示范片区;出台《攀枝花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和分类投放指南(试行)》,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二是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推进城区现有收集设施改建更换工作,逐步完善前端收集设施,推动大件生活垃圾分拣设施和园林垃圾处置设施等中端设施建设。加速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构建前端收集、中端转运和末端处置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的处置体系,投放6779个(组)分类收集容器。完成7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投入187万元建成垃圾分拣中心。三是部门协作,加强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培训,主题宣传。设计具有我市特有花卉和水果设计垃圾分类卡通形象,印制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3万份、宣传海报3.5万份;制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视频,通过城区LED、电视台播放300余次,营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挂图作战,全力推动攀枝花公园改造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速公园绿地、城市绿地建设,在全市新建、续建、筹建公园项目共计16个,攀枝花公园改造二期工程于2020年3月28日开工,目前攀枝花公园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完成彩色沥青路面铺设成,7座公厕翻新,预计12月底全部完工。完成西佛寺公园扩建、阿么玉湖公园续建、花城新区临时公园、天宇路口街心花园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352亿元,主体已完工,已投入试运行。职能调整前,已完成炳草岗大桥、密地大桥等5座跨江桥梁亮化工程;完成高速公路出口至市区道路功能性照明工程和25处城市主干道临崖段安全隐患治理。

  (四)试点建设有声有色。以推进全国首批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试点建设为重点,针对数字城管平台与热线平台独立运行,存在物理隔离、逻辑隔离及业务重叠等问题,升级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和民生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城管平台与12345市民热线平台的技术融合,委托第三方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目前正加快推进实施,预计12月底完成热线整合。

  (五)康养论坛全力保障。一是美化市容。制定保障工作方案,梳理路线点位,对户外广告、流动摊点、牛皮癣小广告牌、杂物乱堆、篷布乱牵乱挂等现象严格整治,确保市容市貌整洁美观有序。清理户外广告110块、牛皮癣小广告4200余处、乱堆乱放杂物40余处、乱牵乱挂篷布10余处,引导规范流动摊点和店外经营点500余户。二是绿化园林。针对鲜花摆放时间短、费用高和未达到长期美化效果等问题,在文化广场、仁和区联通街等9个点位共2000平方米区域实施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将以往的花卉摆放更改为鲜花栽种,形成固定景观造型。利用科研手段,调控三角梅、美丽异木棉、大花虎刺等冬季开花植物花期,保证秋冬季节花化效果。已摆放和种植万寿菊、非洲凤仙、羽衣甘蓝等13个品种约20万盆鲜花。三是净化环境。坚持每周清洗隔离栏、人行护栏、城区隧道等设施,全面检修生活垃圾收运、清运和中转设施,避免脏污抛洒。将城市主干道喷雾降尘频次由每日2次增至4—6次,针对钢城大道西段、迤沙拉大道、苏铁中路等扬尘污染大的重点路段不定期冲洗,营造整洁干净城市环境。

  三、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坚持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三大职能”、推进“三个建设”、提升“三个维度”的总体思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总体目标。一条主线:围绕建设管理宜人宜居的“英雄攀枝花 阳光康养地”,提升城市品味这根主线。三大职能:聚焦“管理、执法、服务”三大职能。三大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LNG 储气调峰设施”三项建设。三个维度:提升“城管工作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参与度、城管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城管执法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三个维度。

  (三)主要任务。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厘清市、区两级管理,明确市、区事权划分。拓宽思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在总结现有环卫保洁市场化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置等环卫一体化市场运作,逐步将园林绿化管护作业有序推向市场。优化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评激励办法,将市级相关部门和大企业纳入城市管理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二是推进垃圾处置。采用组团集中和分散处置相结合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两网融合”的资源回收系统,形成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就近(就地)处置为补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乡镇一级转运、县 (区)二级转运、市级集中处置的格局。三是加强城市绿化。围绕“一心、二环、三带、多点、多廊”的绿地结构目标,以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为重点,实施山地公园、城市绿道、道路绿化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活空间。同时,对背街小巷进行增绿补绿,大力实施屋顶、堡坎、道路边坡、桥体、挡墙立体绿化,切实增加老城区绿量,优化人居环境。四是加快平台建设。以现有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和12345热线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融合升级改造,形成“一库三系统”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的统筹协调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民生服务的能力。五是强化人才建设。深化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引进工程,解决环卫、园林专业化人才紧缺,执法队员不足等问题,强化经常性教育培训,营造专业人才引进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加强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培训,全面提高队伍专业素质,有效应对城市管理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四、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推进垃圾分类。在总结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提炼9个示范片区建设成果,在全市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建成区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东区、西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钒钛高新区和花城新区等中心城区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中端分类转运、末端分类处置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系统,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网和生活垃圾收运网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硬件设施配套建设,全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二)统筹设施建设。结合城乡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城乡生活垃圾设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不断向城郊结合部、农村延伸,扩大城镇垃圾收集、处理范围,不断提高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比例。力争年底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三)强化园林绿化。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普达三期、市民健康体育公园、炳二区足球主题公园、大黑山绿道、滨江景观建设,推动天星湖公园、阿么玉湖公园投入运营,谋划仁和湿地公园五期公园建设,力争全年新建改建公园绿地不低于1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不少于0.2平方米。启动公园城市示范建设。按照省、市领导有关要求,启动《攀枝花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谋定“十四五”全市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总体线路,全力做好公园城市示范打造相关准备,提升城市形象及品味。

  (四)推进平台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攀枝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待市政府对《攀枝花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审批后,按程序推进数字城管平台与热线平台的技术融合,完成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热线服务的情绪调节和心理疏导作用,妥善处理容易激化矛盾的热线诉求。

  (五)开展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重要批示精神,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路地联合”工作机制,齐抓共管,联动配合,统筹协调,持之以恒地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打造独特的铁路沿线景观。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毁绿占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险除患”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跟踪督导、追责问责,确保清单管理到位、举一反三到位、问题整改到位、监管执法到位、事故查处到位、应急处置到位。督促燃气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加大整改经费投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0年10月29日